沿苏州河而行·循声|在不夜城绿地寻找童谣及其他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我们是共产主接班人伴奏澎湃新闻记者 冯婧 沈健文   和寻谣计划结缘   在我第一次走入寻谣计划的演出现场时,没有任何预期和准备,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就像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在法租界洋房花园的广玉兰大树下,我和一院子素未相识的人,一起度过了一个“奢侈”的下午。这也是我在今年疫情缓和后,参加的第一个有人群聚集的公共活动。   2020年6月,“海上寻谣第一回”音乐现场在雍福会花园内举办。 视频截图   当晚回家后,脑子还处于寻谣音乐现场带来的持续震荡中(寻谣上海微信群里,网友把这种感觉描述为“寻谣PTSD”,我觉得非常精准),循环回放着刚刚学到的“摇篮曲”。我能想到的最适合描述这一体验的词就是“奢侈”:在刚刚进入梅雨季的6月中旬,闷热的空气和不能摘掉的口罩让人喘不上气。在音乐现场摘掉口罩,脑袋放空,嘴巴自由地呼吸和歌唱,耳边是即兴美妙的旋律,眼前是一群享受当下美好时光的男女老少。这似乎是在漫长的因疫情而自我封闭后的一次放纵,而这种体验很可能只有一次,可遇而不可求。   寻谣的音乐现场与其说是一次演出,不如说是一次集体创作。人群中央的乐手们和观众一样,也没有太多事先的排练和准备,而是随着这个场域和童谣传唱人带来的灵感,进行即兴伴奏和创作。所有在场的“观众”一起在懵懵懂懂中排练这首歌曲,一遍又一遍,直到歌声和乐声、不同声部和声线之间发出和谐的共振,老人们私人记忆中的儿时旋律,变成未来会植入更多人记忆的新的旋律。   2020年6月,“海上寻谣第三回”音乐现场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倪明生爷爷领唱青浦金泽山歌《救枯苗》。 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图   我对这种集体创作的形式很有亲近感,因为我参加了十多年的剧团——北京流火帐篷剧社也是采用集体创作的方式,大家一起在空地上搭起一个帐篷,制作舞台和道具,然后邀请观众走进帐篷,成为帐篷场域的一份子。观众看到的是最美的盛开过程,而背后是搭起帐篷的所有参与者的汗水和寄托。   所以,我也非常好奇,寻谣的过程是怎样的?借着城市漫步“沿苏州河而行”与寻谣计划的合作,我体验了一次寻谣。   2020年6月23日,不夜城绿地公园,寻谣小分队一上来就遇到了几位穿绿马甲的阿姨。 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图   Play   00:00   03:29   Volume   小河和四旬分享寻谣方法论。 录音制作:王越洲   “祝大家有收获,但这个收获不一定是‘童谣’。”   寻谣有什么方法?   小河说,一种方法是先观察,看到合适的人了,先去聊天,然后慢慢切入正题;另一种方法是直接问,这是寻谣团队的四旬常用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招风引碟”,小河会坐在公园椅子上弹奏阮,感兴趣的人就会自动找上门。   小河还说,寻谣不是为了找到一首童谣,而是用音乐建立一个连结的通道。听他这么说,我就放下了“采访”任务,索性当自己是一个观察者,反正我喜欢看公园里做各种活动的人。   不夜城绿地公园一角 旷四旬 图   09:02   Volume   中场交流时,部分成员分享了阶段性的感受。 录音制作:王越洲   “我们没有寻到童谣,寻到一些别的。”   “老人有的还是挺想跟别人聊天的。本地人和本地人会坐在一起(讲方言),外地的老人会坐在一边。”   “男性和女性(老爷爷和老奶奶)可能有一些区别。”   “我收集到两段红色歌曲,那段记忆可能对他比较深刻。”   公园一角,开理发摊的阿姨和顾客。 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图   理发阿姨结束了上午的工作,把全部家当放上自行车就回家做饭了。 旷四旬 图   在不夜城公园的角落,我们看到了一位开理发摊的阿姨,她技术娴熟,10元一次的公道价格满足了周围不少居民的理发需求,不断有人来排队,顾客们甚至为了顺序而争执。   理发摊旁有个小广场,围坐着一群爷叔,我们搭讪了一个爷爷,他是上世纪50年代从山西随铁路单位来到上海的,他想不起什么童谣,最后对着我们的镜头唱了《康定情歌》。   公园里还有很多孩子,他们骑着单车到处穿梭,还特别喜欢凑热闹,呼啸地穿过太极拳阵列。家长们希望,他们旺盛的精力能在公园里多消耗一些,大概回家后就会安静些。   “沿苏州河而行”录音志愿者王越洲采访小河 旷四旬 图   46:05   Volume   大家依次对上午的寻谣做“总结”。 录音制作:王越洲   “磨剪子咯,戗菜刀”“每次公园寻谣都容易遇到老三样”   “公园前面的大马路以前是马路菜场”“乌镇路桥附近以前有粪码头”   “普通话和上海话聊感觉不一样”“阿姨变成了新的线人”   “中午老人家就回家给孩子做饭去了”“像潮汐一样”   “公园里还有一面墙,都是雕塑,是‘闸北区’的‘遗迹’”   “我们互相在彼此身上寻了一下谣,突然想了一下寻谣到底是为什么,如果我们自己去寻的话到底寻的是什么”   “小时候跳皮筋的歌,可能是未来我能想到的‘童谣’吧”   “我住的小区楼就像一个村庄,楼里的长辈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   “寻谣其实就是想让人们从急功近利当中稍微抽离一点”   “我们所有的行为其实是观念主导的,观念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模式。有没有意识让自己的固有观念得到开发、转换和新的演化,其实是这个项目隐藏的最好的功能,它会打破你以前持有的观念。”   “你可以寻很多东西,不一定是‘谣’,你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有这种状态,那是最好的。”   “整个上海我们收集了100多首,但是其实我们能筛选出来(做录音和音乐现场)的也就是10首。”   “上海是一个好吃、好闻,非常不一样的城市。”“是因为人魔幻了,这个城市才能魔幻。”   公园一角 旷四旬 图   公园里的孩子 旷四旬 图   偶遇白色小狗 旷四旬 图   看着这些活动的人们,我们快忘记了“寻谣”的任务,开始讨论,为什么要寻谣?小时候我们唱过什么童谣呢?我脑海里第一个出现的竟然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个有些令人震惊的答案。   我猜,寻谣打开不同个体的历史记忆和当下体验,让它们彼此打个招呼,叙叙旧,想想未来。某种程度上,沿苏州河而行的城市漫步也是,大家把个体的经验贡献出来,在苏州河边的空间里重新塑形,再传递给更多人。   这让我想起帐篷剧场的一个方法论:在舞台上,你不是在表现自己,而是把你身体里背负着的成千上万的人带上舞台。   小河在公园长凳上弹唱 旷四旬 图   05:38   Volume   小河吟唱《泉水》。录音制作:王越洲   “今天的‘招蜂引蝶’好像不太凑效,手机里有很多别人发给我的歌谱,我今天就想,要不我在手机里寻一下吧。”   小河手机里的《泉水》歌谱   《泉水》   词、曲:邱望湘   唱:小河   看泉水出山口,急急忙忙向前流,朝朝夜夜流不休。   岸上垂杨柳,倒曳垂丝想挽留,无奈泉水总是不回头。   小鸟声啁啁,似不胜忧愁,因为它将失去好朋友。   横想留,竖想留,竭力啭歌喉,无奈泉水总是不回头。   横想留,竖想留,竭力啭歌喉,无奈泉水总是不回头。   沿苏州河而行第三及第四次行走都与音乐有关 陈鑫培 绘图   (实习生刘懿琛对文本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栾梦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伴奏mp3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