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歌听着听着就灰了 有些软件用着用着就消失了 祭奠倒下的APP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纯音乐背景音乐好久不见 有些歌,听着听着就灰了;有些软件,用着用着就消失了。(ps:本文图多,话多。纯属祭奠曾经的给我带来快乐的音乐软件)   最近,又一个大家熟知的音乐软件倒下了,曾经用户达4亿的多米音乐宣布无限期停止音乐服务。   我用过很多个音乐播放软件,相信你们用过的也不止一个,比如:   网易云音乐   QQ音乐   虾米音乐   酷狗音乐   酷我音乐   多米音乐   天天动听   千千静听   豆瓣FM   它们中的很多,已经默默地消失了,就像多米一样。   多米的故事,要从小众音乐网站SongTaste说起。我记得我是上初中的时候发现这个网站的,当时我去亲戚家电脑上下载歌曲到自己的MP3上,搜着搜着歌,就进了SongTaste,当时就被用户头像组成的照片墙吸引住了。   每图个头像点击进去,都会有一个用户推荐的音乐。与其它的音乐网站不同,SongTaste上推荐的歌曲往往是一些冷门、小众的歌曲。最吸引我的就是每首歌都有一个推荐感言,有的写的是故事,有的人写的是诗,也有些人写的是自己的想象。懵懵懂懂的我,当时最大的乐趣,就是边听歌,边摘抄上面的乐评,觉得是一种享受。   高中的时候,爸妈给我买了电脑。那几年,学习压力很大,整个人也比较暴躁,只要我开着电脑,一定会开着SongTaste,听几首歌,往往就平静下来了。   后来SongTaste和多米都被A8音乐收购了,收购之后,SongTaste除了广告板块,几乎就没再更新过。   2015年7月,SongTaste突然宣布,“为尊重音乐版权”,将关闭音乐板块。   当时第一乐评人Tomi_Enn还发了微博来追忆。   SongTaste就像一个陪在我们身边多年的朋友。   突然有一天,朋友留言告诉我,他要走了。猝不及防,我甚至连声再见都没来得及跟他说。   我是从SongTaste被拉到多米的,因为只有多米可以下载SongTaste的资源。现在想想,应该只是收购后多米借助SongTaste上的人气进行推广吧,用户导完了,资源拿到了,就一脚踢开了。   不同于其它从PC端过渡到移动端的音乐产品,多米直接从移动端发展,抢占市场。2014年高峰期每天有超过470万用户使用多米。2016年9月,多米作为国内音乐第一股挂牌新三板,明星黄渤位列十大股东的第7位。   根据多米股份历年披露的财报,公司已经连续亏损多年。从2014年-2017年,累计亏损超过1.6亿。   音乐市场虽大,但并不适合所有玩家,曾经的音乐第一股,终究没能逃过版权的压力。现在,多米音乐官网已经无法打开,手机APP及官网微博,也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更新了,多米还是把自己给掐死了。   像多米这样,把自己掐死了的,还有千千静听。就算你没在手机上使用过千千静听,一定在电脑上用过。   那个年代,我都是把歌曲下载到电脑上,然后用千千静听进行播放。2004年左右,单纯听本地音乐的人越来越少了,而千千静听,还只是一个播放器而已。2006年,千千静听被百度收购,后来更名为百度音乐。   2006年,酷我音乐盒一出来,我就觉得找到了一个神器。   因为当时只有它可以在线看MV,而且随时可以置顶显示的歌词,让我有一种在唱拉卡OK的感觉。   与酷我类似的,还有酷狗。2016年7月,QQ、酷狗、酷我三家合并。   近两年,酷我音乐的市场份额逐年递减,目前App Store音乐类排名已经降到了第6位,逐渐掉出第一梯队。   除了上面几款音乐软件,我还用过豆瓣FM,最初用豆瓣,纯碎是为了标榜自己小众,那时候,我还是个文艺青年。后来,爱上豆瓣FM,有且仅有的一个理由,就是——歌单。   现在,大家都说网易云音乐推荐很精准,其实类似的算法,豆瓣FM很早就再用了。   那时候,真的觉得,豆瓣懂我。它推荐的歌,80%我都会听完,50%会被我加红心。与喜欢的音乐不期而遇,有时候中规中矩,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小惊喜。   如今,豆瓣FM的曲库越来越贫乏,之前66首加了红心的音乐,现在能播放的,只剩下不到10首。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死忠粉在坚持用豆瓣FM,如果不是写这篇稿子,我几乎都忘了它还在我的手机上。我不知道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豆瓣FM,只能送一首《凉凉》给你。   如今的豆瓣不是当年的豆瓣,我也不再是当年的文艺小清新。   我已剪短我的发,   剪短了牵挂,   看起来像一个四十岁的大妈。   ——网易云音乐评论   现在看,当年听这首歌的我,确实已经接近大妈的年纪了……   读到这大家应该已经发现,这些音乐软件大多死在版权上。说到底,音乐软件的战争,是版权的战争。这么多年过去了,音乐也从变成了巨头的生意。阿里收购了虾米和天天动听,升级为阿里星球后,保留了虾米;腾讯旗下形成了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三大品牌;后起的网易云音乐背靠亲爹网易,在市场中逐步站稳了脚跟。   3月6日,网易云音乐与阿里音乐对外宣布,双方达成音乐版权互相转授权的合作。   这就意味着,我想听田馥甄、林宥嘉、EXO、刘若英的时候,既可以用虾米,也可以用网易云了。   其实,早在去年9月,腾讯音乐就与阿里音乐达成了合作协议,10月的时候,国家版权局提出:音乐版权不应搞独家授权。上个月,版权局还促成了腾讯音乐与网易音乐的合作,共享99%歌曲版权,但是,这1%很重要。   音乐版权共享会越来越普遍,类似的合作也会越来越多。以后音乐软件拼的可能不再是版权,而是用户体验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大家歌曲都一样,你会留哪一个呢?   音乐软件的第二春来了   你的春天在哪里?   希望灰色歌单亮起来的点赞!   纯音乐背景音乐kuwo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