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继今年年初号称“史上最严”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出台后,这个月初,浙江省经信委等部门又联合出台了新国标过渡期管理办法。
11月20日,宁波380多家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抱成团,成立宁波市电动车行业协会,抱团转型升级迎接新变革。
电动自行车太大太快存隐患
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强制性新国标
电动自行车因为轻便、快捷,在城市出行中越来越受青睐,但由于近年来电动自行车逐渐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越来越快,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此前,我国电动自行车领域的标准已实施近20年。
1999年5月28日,国内第一部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发布实施,被行业视为确立了电动自行车的合法地位。老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时速不超过20公里,重量不超过40公斤。
但几年后,市场上大部分电动自行车产品都已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的限速和限重,大部分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超过40km/h,整车重量超过70kg。
业内人士介绍,如果以老国标来衡量,如今宁波大街上跑的电动自行车很多都是超标车。这些“超标车”在性能上逐步接近轻便摩托车,但安全性能却较差,还有不少电动自行车车主喜欢在机动车道行驶,容易与机动车发生剐蹭、碰撞等事故。
今年1月,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和质检总局四部门联合公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这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号称“史上最严”, 是全文强制性标准。也就是说,其所规定内容,未来都将成为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环节的否决性标准。而此前的国标不是全文强制,虽然速度、整车质量、电池功率等都有标准,但属于推荐性的标准,只有三项以上(含三项)不符合规定才是不允许出厂的不合规产品。
未来的电动自行车会有什么不一样?
为了减少电动自行车对其他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秩序的干扰,新国标坚持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规定电动自行车须具有脚踏骑行能力。此外,最高车速由每小时20公里调整为每小时25公里,含电池在内的整车重量由40千克调整为55千克,电机功率由240W调整为400W。同时,新标准还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指标,还要求增加车速提示音等。
新国标明年4月实施
非新国标车2022年起不得上路行驶
由于消化目前市场上旧标准电动自行车还需要一定的周期,国家规定《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2018年5月15日至2019年4月14日为过渡期。《规范》正式实施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得生产、销售、进口。
从今年11月1日起,浙江省开始实施由省经信委等部门联合出台的新国标过渡期管理办法。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和其他电动车产品。在2019年4月15日前,符合旧国标,且列入《浙江省电动自行车产品公告》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允许在本省生产、销售。
因销售企业未明确告知或告知不真实、不全面,导致消费者购买的车辆因未列入《公告》、不符合国家电动自行车产品标准等原因,不能依法注册登记并上道路行驶的,消费者有权要求销售企业退货或者更换。
此外,文件还明确,禁止未经注册登记或备案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含其他两轮电动车)上道路行驶。在通知发布之前购买了电动自行车的消费者可于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凭有效身份证件、车辆合法来源凭证(一般指购车发票)和车辆合格证,向住所地公安机关申请备案登记。
不过,即使是已经登记备案的超标电动车和旧国标电动车,使用期限也不会太久了。根据规定,2021年12月31日,是浙江省内所有非新国标电动车的大限。2022年起,旧国标、超标电动车将全面禁止上路。
电动车生产企业面临洗牌
宁波企业抱成团迎行业变革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出台以及政府部门对于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新规,都将对未来电动自行车市场产生巨大的而影响。业内人士预计,电动自行车行业即将进入洗牌期。
11月20日,380多家宁波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企业抱成团,成立了宁波市电动车行业协会。
“此次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对生产和销售企业的挑战,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所有相关企业都要认真应对。”专程来宁波参加宁波市电动车行业协会成立大会的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主任王献新介绍,由于《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超标车不得纳入产品目录销售,生产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厂家和产品都必须通过CCC认证,对于企业来说,认证工作迫在眉睫。
“一直以来,宁波的电动自行车企业都是松散的状态,行业自律性不强。”宁波市电动车行业协会首任会长、浙江雅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蔡直兴介绍,随着共享单车等新出行方式的出现,近年来宁波全大市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有所下降,从4年前的300万辆,下降到如今的250万辆左右。
据介绍,宁波全大市现有电动自行车整车生产企业20多家,宁波市场电动自行车年销售量在30万辆左右。此次协会成立的目的,就是搭建一个电动自行车企业之间交流的平台,抱团迎接随着新国标实施带来的“大考”,一起壮大电动自行车行业。
“随着新国标正式实施的时间越来越近,行业洗牌效应已经显现,据我所知宁波现在已有6家生产电动车的小厂关闭,月产量都在四五百辆左右。”宁波市电动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宁波金超威车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何云全介绍,新国标的实施对于小企业来说会比较困难,目前宁波几乎所有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都已经减产,一边清库存,一边迎接新的认证,目前金超威的产量减少到平时的1/4左右。
蔡直兴介绍,到上个月为止,全市旧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库存在30万辆左右。一方面,电动车企业要在明年四月之前清库存,一方面又要为新标准的生产做准备,时间紧迫。据了解,本月1日起,按照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公告》申请已经开始受理。
新国标实行后,电动自行车的售价是否会上涨?蔡直兴表示,由于相关生产标准细则尚未出台,具体的涨跌幅度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国标实施后,所有电动车生产企业的产品都要进行重新研发设计,相关的生产设备、工艺等也要进行调整和改进,这对企业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整车的生产成本大概率会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