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余生只能听五首古典音乐作品,你的选择是什么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先说答案,贝九,马五,西贝五,拉二,德彪西《牧神午后》   我努力地让这五首尽可能涵盖各个流派,各个时期(因为实在是太爱浪漫主义时期了,同时如果能再加一首的话,我可能会选一首巴洛克作品,要么就是巴赫的《恰空舞曲》,要么就是他的《b小调弥撒》,能听好久,如果再加一首,我就会选布鲁克纳了,布鲁克纳第四第七第八,我最喜欢第八,还得是吕贝克教堂的神演,继续的话,就是小莫、以及诸多歌剧作品了,不过这样就扯远了)   其实说到贝多芬的交响曲,三,五,六,七足以让他封神了,至于贝九,我觉得真的不是人写出来的,是天上赐予我们的   贝多芬这个人,越了解他的故事,越聆听他的音乐就会越敬仰如此这般,一身缺点却永垂千古的英雄人物,而当你把他的人生故事,自己的经历代入,到第四乐章,有了前三章的铺垫真的会泪流满面,越听越有味道(我是这样的反正是)   至于他的作品,听古典乐越多,才能越觉得他太牛掰了   我的老师说,说自己最爱的作曲家是贝多芬的,大概率要么是登堂入室的欣赏者,乐手,要么就是纯粹拿来装13的,另外,入古典坑时间比较长的人,大概率会很喜欢贝多芬晚期的作品,比如他堪称天国之音的最后几首钢琴奏鸣曲,划时代的史诗作品,以及他的晚期弦乐四重奏作品,再比如让那么看不上贝多芬的斯特拉文斯基都不禁无比赞叹的《大赋格》   而贝多芬既可以是古典主义的最高成就,集大成者,也可以是浪漫主义开荒的伟大人物,个人认为贝多芬在交响曲的地位几乎是无可撼动的(马勒布鲁克纳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肖斯塔科维奇是另一个路子的奇才,就不说了)   后来的结果就是,因为翻不过贝多芬的大山而另辟蹊径的方式,诞生了李斯特瓦格纳,而决心通过超越贝多芬来维护交响曲地位的勃拉姆斯,还是写了20年的第一交响曲,但这也不妨碍勃拉姆斯,瓦格纳,西贝柳斯全是贝多芬的脑残粉   而在所有的指挥版本中,我还是选了富特文格勒的版本,富特文格勒在德奥作品里面统治力真的恐怖,贝多芬的交响乐在他的指挥下能爆发出从未想过的效果,布鲁克纳、瓦格纳、舒伯特的作品,富特文格勒也是最顶尖的水准   (小声说:听了富特文格勒的版本,就觉得卡拉扬的还是差了不少)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富特文格勒指挥(1954 琉森音乐节)_哔哩哔哩_bilibili马勒的作品我个人认为代表着浪漫主义时期的最高成就,马勒和布鲁克纳两个人我个人更倾向于马勒,原因是,布鲁克纳作品中有关宗教的意像,我理解起来有点晦涩,马勒的作品因为包含万物,我很容易能代入自己的一些价值或者看法,更容易在另一个维度共鸣   马勒九首交响曲,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五,同时安利一下马勒四,遗珠中的遗珠,很推荐伯恩斯坦的版本,第四乐章选用的是童声演绎,个人认为更切题   西贝柳斯的作品,我个人认为代表着民族乐派巅峰中的巅峰,德沃夏克,格里格,普罗(?)可能也都算入,但是西贝柳斯是我个人最喜欢的   况且马勒的都选了,怎么能不来一首西贝柳斯的作品,交相呼应一下   七首交响乐,我最喜欢的是五和七,为什么最后选了五呢,因为更长哈哈哈哈哈,同时,五的结尾真的感人震撼(同时我的小提琴乐手朋友告诉我他第一次演奏西贝五就在那里错了哈哈哈哈)   【西贝柳斯】降E大调第五交响曲,作品82号 (伯恩斯坦指挥)_哔哩哔哩_bilibili本来想选一首协奏曲的,在小协钢协和大协里面最后还是选了钢协,神级作品更多,然后在钢协里面,普二普三,拉二拉三,贝五,柴一,还是选了拉二,因为拉二带给我的震撼力真的无可匹敌,开头就是能让人落泪的震撼与感动   不得不说……俄国艺术,天下独绝,俄国的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既诗情画意又粗枝大叶,既浪漫又世俗,大开大合,大悲大喜真的无敌,而且最神奇的,俄国的作品必须要俄国的演奏家演奏才对味,基辛布朗夫曼里赫特都是演绎拉赫作品的神仙   另外说一下,霍爷和阿姐也是俄派的演奏方式(前者虽说是德派和俄派交杂,但是我个人认为后者影响更大),演奏起来,潇洒浪漫,挥洒自如,低音砸的稳准狠,和弦力度十足,八度跳的干净利落,里赫特,基辛的拉二,霍爷,布朗夫曼的拉三,阿姐的普三都是独步天下的版本(虽说很多人推崇郎桑的拉二拉三普三,我个人认为会被这几位在演绎上压制,经典桥段如普三第一乐章的八度,真的明显不如阿姐)   里赫特和华沙乐团合作的那一版,真的第一次让我感觉到钢琴能这么压制住庞大的乐团,里赫特的拉二是真的神级中的神级版本,其次的版本,我会选择基辛   前苏联钢琴大师里赫特: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_哔哩哔哩_bilibili基辛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_哔哩哔哩_bilibili最后还想选一首法国的古典作品,无奈的是,不想选四首交响乐(我一位德国的朋友还嘲笑过法国的交响乐,认为作曲家没有写交响曲根本不能迈入世界顶尖作曲家行列,唯一一个能拿到台面和德奥西贝肖斯塔科维奇竞争的只剩下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严格来说还不算交响曲更像交响诗)   所以想选一首印象派的作品,德彪西,拉威尔,还是选了牧神午后,我个人认为这个作品很有印象派的精髓,可以说是印象派作品中的标志,虽然是德彪西的早期,但是足够印象,也足够美好   我也考虑过大海,梦幻曲,神圣与世俗之舞,拉威尔第一钢协,夜之幽灵组曲,拉威尔的弦乐四重奏等等,但是,要么太短,要么就感觉这些作品的某些部分不如牧神午后那么令我沉醉,但还是要赞叹梦幻曲的全曲,大海的第二乐章开头部分,神圣与世俗之舞的结尾,竖琴与弦乐团交相辉映的部分(很希望能评论区大神们能帮我推荐一版极好的神圣与世俗之舞),拉威尔第一钢协的第二乐章(与协奏曲大部分只有一三乐章出名不同,拉威尔钢协的第二乐章美哭)还有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开头的拨弦部分   德彪西,这个赐予我幻想的男人,听德彪西,我陷入的不是思考而是一种莫名的质感,感觉自己沉醉于某种状态,无法自拔,想逃离但是他的音乐把我越拉越深……   差不多就是这个感觉啦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帕胡德 西蒙拉特 2015~2016_哔哩哔哩_bilibili以上皆为个人观点,不要骂我(狗头保命)   此外,好笑点的回答,应该听指环,时长足够(虽然如果多给我几个备选项,我真可能会选瓦格纳的一个作品,不过我个人听《指环》有点听不进去,更喜欢比尔伊特版本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最后补充一下,虽然西蒙拉特似乎在圈内风评一般?但是我个人还挺喜欢他的指挥的,我觉得他对于开拓柏林爱乐曲目,推进演奏风格演绎还是有很大积极作用的,我觉得他比BPO现任指挥好,虽然BPO历任首席指挥都有封神的感觉,比如尼基什,富特文格勒,切利,卡拉扬等等,拉特暂时还没有,但是拉特的处理还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弦乐,拉特的管乐较弦乐略弱,这与BPO的传统优势显得有点气场不合,但与伦敦爱乐之类的交响合作,就能各自互补,发挥出很好的效果了,因为弦乐好,在演绎西贝柳斯,这种需要通过搭建弦乐的层次,重视结构的作品时候,优势就被凸显出来,演绎的效果就更加的引人入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