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大清全地图和大清全地图书籍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大清全地图以及大清全地图书籍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灭亡于1912年,统治时长为296年。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从改国号为大清开始,总计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1316万平方公里,至晚清1908年缩水至1135万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清朝同期的世界:
1748年,也就是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第二个儿子夭折,悲伤欲绝,身体逐渐羸弱,在随乾隆东巡时返程路中病情恶化去世了。此后乾隆皇帝性情大变,更加冷酷,他宽松的政治统治状态也变成严厉,开启了高压统治。乾隆中后期,主张打压自由思想,史上最严厉的“文字狱案”也不断涌现。
然而,在大清还在闭关锁国,企图通过推进文字狱,奴化人心,稳定政治秩序的时候,大洋彼岸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745年,也就是乾隆十年时,距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过去了105年,乾隆三十年(1765)的时候,也就是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珍妮纺纱机被发明,英国进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乾隆三十九年(1774),美国开始了独立战争;乾隆五十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乾隆五十四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同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两年后,美国通过了《人权法案》。在接近150年的时间里,大洋彼岸的专制统治制度逐渐瓦解,民主政体开始建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中国最早最为详细的《坤舆万国全图》,从这幅作品上我们不难看出,当时明朝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基本已经和现在相差无几。
这里面离不开利玛窦的细心指导和提供意见,他还为这幅地图作序,同时绘制了很多小图来为大图做出说明,李之藻细心的为每一块土地,进行一一的介绍。在完成之后,李之藻和利玛窦将其献给了万历皇帝,随即被收藏在明朝宫廷当中。
《坤舆万国全图》长380cm,宽192cm,图的开头是用楷书题写的图名《坤舆万国全图》。为何叫做这个名字呢?古代用乾坤指天地,坤就是地的意思,舆的本意是车底座,延伸为承载万物。因此古人就把地图当成舆图了。
在这幅作品中,亚洲呈现淡淡的土黄色,欧洲和非洲呈现白色,山脉以写景法勾勒,河流以双曲线绘写,海洋用深绿色画出水波纹,五大洲的名称是红色字体,国名和地名都用墨笔书写,以字体大小作为区别,看上去工整有序。
这幅地图在史书上多有描述,曾经在万历三十年临摹过一次,此后原本消失在战火当中,而临摹的版本一直不见踪影,到1922年才被北平悦古斋主人韩懿轩于古玩集市中所找到,至今存放在了南京博物馆当中。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由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一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一片石之战后,清军趁势入关,政治上推行首崇满洲、圈地投充、剃发易服、迁海令、文字狱等,军事上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并大规模屠城(详见满清大屠杀),逐步掌控全国。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灭亡后复辟势力一直存在,例如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二战后苏军出兵东北,伪满洲国彻底灭亡。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