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口诀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1.5岁以前);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5岁~3岁);
(3)勤奋感对自卑感(3岁~6、7岁);
(4)主动感对内疚感(6、7岁~l2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l8岁);
(6)友爱亲密对孤独(18岁~30岁);
(7)繁殖对停滞(30岁~60岁);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1)婴儿期(0~1岁)
这个阶段的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信任,克服不信任。
(2)幼儿期(1-3岁)
这个阶段的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发展的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疑虑和羞怯。
(3)学龄前时期(3~6岁)
这个阶段的矛盾是主动感到内疚;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主动权,克服内疚感。
(4)学龄(6~12岁)
这个阶段的矛盾是勤奋对自卑;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5)青春期(12-18岁)
这个阶段的矛盾是身份混淆了角色;发展的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防止认同的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
7)成年中期(25~50岁)
8)成年后期(50岁以后)
意义: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如下。
一、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
这一阶段要解决的社会心理矛盾是信任对怀疑,大致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一年之内,此阶段婴儿的中心任务是接受照料。他们会对外界环境的可信任程度进行自我探索,并做出简单的判断。
婴儿通过自我探索如果获得了信任感,就会建立起积极乐观人格品质,进而才会敢于希望、敢于期望,反之则会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信任感的建立主要是在接受父母的照料过程中完成的。
二、第二阶段:幼儿期(1.5-3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克服羞愧感,获得自主能力。如果不能帮助儿童顺利解决心理危机,例如父母惩罚或者保护儿童的方式不当,儿童就有可能感到害羞并产生怀疑。
反之则能获得较好的自制力和坚定的意志品质。这些优良品质的建立也是发生在与父母的相处关系之中的。儿童在社会规范的习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获得方面,离不开父母的引导规范。
三、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家庭关系中培养儿童主动探究的精神。如果儿童的这种精神得到肯定,就会获得自信心和责任心以及创造力,反之则会削减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动机和勇气。
四、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客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男女儿童在本阶段各自据守自己的疆界,并不断应用自己发展着的肌肉、知觉和身体技能以及增长的知识,竭尽所能去改善自我过程,以求能成功地解决社会所提出的挑战。
五、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
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混乱感,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六、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而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阶段延长到成人期,这是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说的一大特色。
七、第七阶段:成人中期(25-50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是成年那女女已必须考虑使新的一代获得关怀和满意的发展。
八、第八阶段:成人后期(50-死亡)。
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以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