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巴洛克时期的经典音乐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巴洛克时期的经典音乐的知识,包括巴洛克时期的经典音乐作品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巴洛克原意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是一种艺术形式,由于这种艺术风格的盛行后人称之为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7世纪。其最早的表现在意大利为16世纪后期,而在某些地区,主要是德国和南美殖民地,则直到18世纪才在某些方面达到极盛。
扩展资料
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弦乐的音色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
代表人物:
1、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世人普遍认为其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尊称他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他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2、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意大利语:AntonioLucioVivaldi,1678年3月4日-1741年7月28日),男,是一位意大利神父,也是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同时还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
3、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FriedrichHandel,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男,英籍德国作曲家。
亨德尔生于德国哈勒(Halle,S),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爱世俗音乐,于1703年迁居汉堡,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洛克音乐
1、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Sebastian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
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及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与作曲家维瓦尔第、亨德尔并称巴洛克三巨匠,在音乐史上和莫扎特、贝多芬齐名。巴赫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杰出、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代表作:《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
2、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德语:GeorgFriedrichHändel,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
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创作作品类型有歌剧、神剧、颂歌及管风琴协奏曲。亨德尔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后来定居并入籍英国,他的名字亦改为英语化的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
代表作:《水上音乐》《皇家烟火》《弥赛亚》
3、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意大利语:AntonioLucioVivaldi,1678年3月4日-1741年7月28日)
昵称IlPreteRosso(红发神父),是一位出生于威尼斯的意大利神父和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同时还是一名大师级小提琴演奏家。维瓦尔第被认为是最有名的巴洛克音乐作曲家之一,在他那个时代闻名于整个欧洲。
代表作:《四季》《荣耀经》《圣母颂歌》
4、阿尔坎杰罗·科雷利(意大利语:ArcangeloCorelli,1653年2月17日-1713年1月8日)
他是巴洛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他几乎只为弦乐器创作。在器乐领域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音乐史上人称“现代小提琴技巧创建者”及“大协奏曲之父”。
代表作:《圣诞协奏曲》,12首小提琴独奏奏鸣曲
5、让-巴普蒂斯特·吕利(法语:Jean-BaptisteLully,1632年11月28日-1687年3月22日)
原名乔万尼·巴蒂斯塔·卢利(GiovanniBattistaLulli),意大利出生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里作曲,是路易十四的宫廷乐正(SurintendantdelaMusique)。
他控制了当时的法国音乐生活,开创了法国歌剧,发展了大经文歌和法国序曲,对当时的欧洲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
代表作:喜剧芭蕾《贵人迷》,歌剧《阿尔切斯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巴洛克音乐
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十二平均律》,亨德尔的《水上音乐》。
音乐特点:
旋律特点: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一样,曲调的进行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特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确的和声属性。
节奏:主要分为自由节奏的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这两种节奏。前者用于宣叙调、托卡塔、前奏曲等,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舞曲等,在一个乐章中会保持始终。这两种节奏常常搭配使用,如宣叙调与咏叹调,前奏曲(或托卡塔)与赋格。
调式:大小调体系,它已取代了过去的“教会调式”。
和声: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作调性转换并使和声进行富有动力和情感色彩。十二平均律在17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键盘乐器(通常为古钢琴)的乐谱低音声部写上明确的音,并标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如数字6表示该音上方应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音)。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与和声,而该和弦各音的排列以及织体由演奏者自行选择。
关于巴洛克时期的经典音乐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