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版和03版乔峰放在一起,音乐一响,吹风机一动,差距就出来了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乔峰出场音乐霸气《天龙八部》又双叒叕被翻拍了!   该剧的导演,是一个大家的“老熟人”:于荣光。   继“斗气化马”之后,这一次,于导又把目光放到了金庸经典之上。   至于观众反应嘛,评论区表示已经炸开了锅:   糟糕的选角,和莫名其妙的造型,成为了观众们吐槽的重灾区。   一时间,让我陷入到了对以往经典版本的回忆之中。   《天龙八部》最为经典的两个版本,一个是97版,一个是03版。   这两个版本也被称为黄日华版和胡军版。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往往侠之大者,须为国为民。   在此标准之下,乔峰,就是“大侠”的完美典范。   那么黄日华和胡军,谁才是那个真正完美诠释了乔峰这个“大侠”的人选呢?   两者间的差距又在哪里?   别急,容我一一道来。   俗话说,像不像三分样。   我们先从乔峰的外形说起。   乔峰原名萧峰,是萧远山之子,“根红苗正”的契丹人。   契丹人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半农半牧,主流说法认为其为鲜卑宇文部和匈奴结合的后裔。   因为长期汉化严重,所以他们的相貌,最起码在乔峰生活的年代,已经与北方汉人相差不大。   所以这点不做参考。   那么在原著中,是怎么描述乔峰样貌的呢?   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   来,一一比对。   1,三十来岁,身材魁伟。   黄日华身高175cm,在97版播出之时,36岁。   胡军身高185cm,在03版播出之时,35岁。   (特备注明:乔峰自尽之时,33岁。)   年纪相当,都比较符合原著,但在体现身材魁梧程度的硬指标身高上,胡军占据优势。   2,浓眉大眼,高鼻阔口,四方国字脸。   国字脸的最大特征就是下颚较宽。   胡军和黄日华两个人,其实都不是标准的四方国字脸。   至于浓眉大眼,高鼻阔口,黄日华无疑更接近一些。   当然,除了他的鼻梁比胡军略低一些。   在面相方面,黄日华略胜一筹。   武侠剧的装扮,从来不能以历史正剧来考量。   在原著中,金庸老先生花在乔峰穿着打扮上的笔墨并不算多。   除了上面提到过的“已微有破烂的灰色旧布袍”之外,就很少再有描述乔峰穿着的句子。   因此,关于乔峰的穿着打扮,各个版本基本上都遵循了一个原则: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简单概括就是随意,适合就好。   黄日华身高只有175cm,可乔峰却是一个高大威猛的汉子。   当黄日华站在人群中,尤其是和其他男演员站在一起时,身高会成为影响观感的一大障碍。   于是那顶著名的帽子,就成为了黄日华版乔峰的标配。   假如再配合上黄日华版的乔峰出场时的经典BGM,一度让人不得不“猜疑”,他头上的这顶帽子,不仅用作增高,还内置了一台音响。   至于什么黄日华还经常在帽子里藏零食之类的,一律视作“野史”。   不予采纳。   与黄日华的“音响”相对应的,则是胡军的“吹风机”。   本就高大魁梧的胡军,再辅以披头散发的造型。   每每出场时,吹风机就将“胡帮主”的秀发高高扬起。   不管到底能增加多少气势,最起码,大侠的“范儿”是给得足足的。   在两人的造型方面,因为缺乏足够的评判标准,暂时平手。   对于乔峰的评价,金庸老先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乔峰、郭靖是我最喜欢的男子汉。   而他的好友倪匡,则对这一说法做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金庸笔下的英雄人物极多,但若论意气之豪迈,行笔之光明,胸襟之开阔,唯有乔峰。乔峰堪称是人中之龙,而且他和郭靖全然不同。郭靖完美,但看来看去,是一个假人。乔峰完美,看来看去,总是一条凛凛大汉,就在你的面前。   人的一生,没有一成不变的。   普通人如此,大侠乔峰亦是如此。   他的性格和心境,以阿朱的死,大致分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乔峰师从少林派玄苦大师和丐帮帮主汪剑通,武学天赋惊人。   即使两位师父已经“学究天人”,但乔峰显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任何普通的招式,一旦到了他的手中,都会威力大增。   临阵时,也能做出万般变化。   乔峰的武学之道,在于精,也在于纯。   精乃聚精会神,纯在于心地纯直。   武道其实也是人道,与人的性格息息相关。   乔峰的性格,是“直”,甚至带些“轴”的。   在他的眼里揉不得沙子,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所以这天地间的一切都应该遵循着天理昭昭、善恶有报来运行往复。   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只有善恶两端。   于是,一个心底纯直且武力值爆表的人,他贯彻起他的道理时,在很多时候外人看来,与莽夫无异。   在这一点上,胡军版要好过黄日华版本。   胡军本就以硬汉形象著称,再加上粗犷的造型。   这样一个铁塔一般的汉子,端的是威猛无匹。   所以,你会相信以下事件,发生在这样一个人身上:   7岁杀了淡漠凉薄的医生;   为救阿紫抢劫药铺;   在聚贤庄说出“狗杂种第一个拿你来开杀戒”这种狠厉的话语。   但黄日华的乔峰,有些太过儒雅和书生气了。   在这一阶段,他身上的“侠气”和“匪气”并存。   乔峰是一个大侠没错,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集“伟光正”于一身的道德模范。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相信的是,乔峰一生的争斗,更多的时候不是为了公平与正义,而是一直在和自己的命运相抗争。   乔峰不是郭靖。   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黄日华版的要优于胡军版的。   阿朱死后,他自认为应该殉情于阿朱身畔,却因为大仇未报,只能继续与自己无常的命运斗争。   但此时他的心境,已与以往大不相同。   对于身边的人和事,乔峰逐渐产生了一个叫做“悲悯”的东西来。   黄日华版的就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   此外乔峰在雁门关自尽的桥段,胡军版本的处理也远不如黄日华版本。   因为,这段戏码拉得太长了。   杏林事件之后,乔峰就已经感觉到,自己不被中原武林所容。   而在身世之谜解开之后,他又陷入双重矛盾。   再加上不杀宋人的誓言被破除,爱人阿朱死于己手,胁迫耶律洪基。   此时的乔峰(萧峰),一个豪气万丈、气壮山河的大侠,竟然在这偌大的天地之间,再无他的容身之地。   一个十足的悲情英雄。   他的死,悲壮、炽烈。   胡军版却把这段自尽的戏码,拉得过长,悲壮之感,完全打了折扣。   在金庸先生90岁生日时,03版《天龙八部》的出品人张纪中曾经带着胡军等人前去看望。   根据后来在《鲁豫有约》中胡军回忆,金庸先生曾举杯和胡军对饮。   有感于金庸先生已经年迈体衰,张纪中就劝解老先生不要过多饮酒。   但金庸先生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跟我的萧峰来干一杯。   这件事成为了日后争论黄日华版和胡军版的乔峰谁更好的一个有力佐证。   但关于这件事,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这件事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一,说明金庸先生对于胡军版的乔峰认可没错,但并不代表着其他版本就不好。   二,乔峰终于“成长”为萧峰,是金庸先生对于这个笔下人物的无限抬爱。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老先生已于2018年仙逝。   但斯人已去,余香悠远。   好的文学作品,总是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时间长河的洗刷之下,依然熠熠生辉。   金庸先生的作品里,除了“射雕三部曲”之外,《天龙八部》是被翻拍最多的作品之一。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观点:   原著并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比如老版《西游记》,就对孙悟空这个“妖王”进行了美化。   无论是样貌,还是性格。   而《大话西游》系列,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孙悟空。   两者都堪称经典之作。   可他们都严格遵循原著了吗?   显然没有。   但两者无疑都是基于原著人物性格之上做的合理化延伸和改编。   对于《天龙八部》这样的武侠经典也是一样。   乔峰是一个大侠,在他的身上,金庸先生寄托了自己对于“侠之大者”最为完美的诠释。   无论是黄日华版,还是胡军版,都有着主创团队赋予这个人物的独特理解。   一花开,则三千世界现。   或许,无谓高低。   一个是乔峰,一个是萧峰。   仅此而已。   乔峰出场音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