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将军啊歌词背景泱泱中华大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民间,最让老百姓津津乐道的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的故事,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等英雄,她们美丽无双,武艺最高,沙场挥戈,天下无敌,成为中国通俗文学、各个民间剧种中的精华人物,她们的故事与典型形象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
在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也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巾帼英雄,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便是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开国将军中,在众多叱咤风云的将帅之中,唯一的一位女少将李贞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李贞少将,湖南浏阳人,家境贫困的她早期加入组织,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浏东游击队士兵委员会委员长,平江、吉安军事部部长,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后任政治部秘书长,可以说,她的一位从点火中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高级将领,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实至名归。
由于种种原因,十年后的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这段时期,除了李贞之外,没有再诞生女将军。后来,由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时隔33年后,我军恢复军衔制,1988年,正式恢复了军衔,在授衔仪式上,有五位女军人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些女将军都是谁?他们是哪里人,有何经历、突出贡献,后来发展如何呢?
这五位女将军,分别是时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的聂力少将、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廖文海少将、洛阳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斐佩少将、第3军医大学副校长李希楷少将、第1军医大学副校长吴晓恒少将。全军恢复军衔后的五位女少将,被人尊敬地称为“五朵金花”。
作为和平建设年代诞辰的女将军,自然是没有像开国少将李贞那样经历过战火的考验,在战场上立下功勋。那么,这五位女将军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聂力,祖籍重庆江津,1930年9月出生上海,她的父亲为聂荣臻元帅,母亲张瑞华。尽管她是人称的“帅府千金”,但她历经了苦难的童年和艰辛的少年时代。在她3岁的时候,父亲前往中央苏区工作,她与母亲张瑞华受到牢狱之灾,幼年就坐牢。出狱后母亲也前往苏区,把她寄养在一个老乡的家中。小小年纪的聂力跟父母分开了。
由于她寄养的老乡家庭生活非常贫困,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出去当童工,帮人家洗衣、做饭、锄草、放牛、喂猪、种地、割麦、插秧、纺棉线,什么活都干过。主要是为了糊口。有时在干活受伤后用泥巴堵住了伤口,后来因为没钱治疗,所以导致伤口溃烂留下了伤疤。12岁的那一年,她开始在纱厂工作,由于年纪小经常被人欺负,只要犯一点错误就会被工头打骂。
这样一晃就是十几年,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聂力在晋察冀司令部,见到了自己思念了多年的父母亲,一家人终于团聚了,此后聂力就开始上学,那个时候的她已经16岁了她是班里最大的孩子,在同学们眼中像个“灰姑娘”,寒冷的冬天,她一身灰色的布棉袄、布棉裤、布棉鞋,棉袄外面还系一根皮带,很像电影里的小八路装束。由于童年时期遭遇坎坷,生活拮据,聂力比其他同龄人的年级都要低一些,因此,她不得不勤奋学习,踏实努力,奋发图强补上各门功课,天赋过人的她很快就完成了高中的学习,还去留了学。
回国后她分配到研究院,参加了导弹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研制,作为下厂工作组成员参加了生产自动驾驶仪等具体技术工作。她从实习员、技术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干到研究室主任,直至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她参加了导弹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等大型国防科研工程的研制和组织工作。鉴于她为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她授为少将,后又晋升为中将,这也是建国后第一位获得中将军衔的女将军。
廖文海,祖籍四川成都,她的父亲供职于上海一家商行,1934年5月6日出生于上海,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她5岁的那一年,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回到父亲家乡四川成都,并以顽强的毅力支撑起母女三人的生活,还坚持让廖文海和妹妹一起上学受教育。
全国解放的第一年,正在成都上学16岁的廖文海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由于她表现出色,随后,部队把她送进沈阳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重庆第七军医大学任内科军医,任第7军医大学2院军医、助教、主治军医。后来提升为总医院副院长。
廖文海不管在那个职位上,都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对病人的爱和对事业的投入,使她很快冒尖,后来提拔为医院副院长,尽管她当了领导,但她严格要求自己,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时时刻刻把自己看成普普通通的军队医生,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努力奉献着,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她的勤勉认真是全院公认的,其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和赞扬,。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因病于2009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胡斐佩,上海市闸北人,她的父亲是留美博士,所以她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哥伦布市。1934年,父母回到上海工作,4岁的胡斐佩跟随父母回到祖国,胡斐佩也在上海读书。当时胡斐佩的家庭条件是非常好的,因为她的父亲是留美博士,收入较高,所以就把胡斐佩送入一所美国人办的专供外国孩子读书的学校。胡斐佩天资聪颖,学习成绩非常好。
然而,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侵占上海,胡斐佩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她不得不跟着父母到处逃难,先后换了很多地方,小小年纪历尽艰辛,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中国取得抗战胜利后才重新回到上海,在上海开始了新的生活。由于胡斐佩学习优异,17岁的胡斐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在读大学期间,胡斐佩接触到进步思想,开始在我党的带领下参加进步学生运动,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9年,胡斐佩从复旦大学毕业,她响应组织的号召,北上入伍参军,这一年,胡斐佩年仅19岁。
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后,她进入劳动大学外文训练班,先在训练班学习,不久后又成为训练班的英语助教。胡斐佩出生于美国,对英语有天然的亲和力,父母又是留美博士,因此她的英语非常熟练,而且胡斐佩也在学习中有意锻炼自己的英文能力,因此她很快就独当一面,不久提升为英语二系第四教研室主任。她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还荣获军队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为此,授予少将军衔。
李希楷,祖籍江西武宁罗溪镇,1932年出生于北京,她的曾祖父是晚清长江水师总督李全彪将军,可以算是将门之后,不过到了她祖父李国珍的时候,只是清末一名举人,只是获得做官的资格,不过他厌倦清末腐败官场的黑暗和污浊,辞官不做,回到了老家居住,到了她的父亲李沛芳一辈时,只是一个读书人,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职业是修铁路。
李少将在南昌读书时
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的李希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他们的大家庭也随之解散,舒适安稳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李希楷随着父亲过起了逃难的日子。六年的小学教育,李希楷转了四个学校才念完,先后就读于江西永新、泰和、武宁等地,直到抗战胜利之后,家里搬到了南昌,才逐步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李少将刚刚参军时
尽管那时动荡不安经常搬家,但李希楷的学习从没有间断,她一直是学校里的优等生。尽管初、高中的学习异常紧张,但她对自己的业余爱好也从未放弃,拉二胡、吹箫、唱歌、练书法、打排球,李希楷可说是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她最喜欢最拿手的就是唱歌,有时唱一两个小时也从不觉得累,她说,她最爱唱的就是“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这首歌曲。
全国解放后,李希楷以优异的成绩,从南昌省立女中考入解放军第六军医大学,走进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她便是接受严格而枯燥的军事训练。政治学习,出操队列,整理内务,执行勤务,她项项争先,全面发展。新训结束时,李希楷担任了三班班长。毕业后她以全优成绩毕业留校,成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军队医务工作者。留校任内科医生、助教、主治医师、讲师、内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兼循环系主任等职。
在数十年的行医生涯中,李希楷既继承了父亲的敬业精神,又继承了母亲善良敦厚的天性。她不仅用高超的医术解除病人的痛苦,更是将她博大的爱心无私奉献给病人。在半个世纪,不论是当医生还是做领导,都没有离开过“治病救人”这个神圣岗位,并为之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后来晋升为第三军医大学第一任女副校长,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吴晓恒,1932年出生在湖北红安八里乡陡山村,陡山村临近素有“佛宗道源,山水灵秀”之称的“红色圣山”天台山,选址依山傍水,因地制宜。村落包括两个湾(塆),这里是著名的将军县,八里镇也有好几位开国将军,周纯全上将就是这个乡的。
吴晓恒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她的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她们五个孩子。日子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她自幼喜欢音乐,对唱歌尤其是军歌更是被迷得如醉如痴。全国刚解放的时候,满18岁的她在湖北省立女子中学念书,恰好哈尔滨医科大学要招收女学员,吴晓恒二话不说就报名,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哈尔滨军医科大学,立志要用全部的激情来报效伟大的祖国,来接受战火的洗礼,进入部队不久,她就光荣地加入组织。
1956年,顺利毕业的她,没能实现上战场救死扶伤的愿望,被分配到齐齐哈尔医学院担任助教、军医,开始了一生的医护生涯。后来,学校迁往广东,吴晓恒也跟随前去。担任助教的期间她工作踏实认真,积极向上,业务能力也很强,很多老师都对她的工作很满意。到了南方医院之后,很快就从主治医生晋升到了内科主任的职务。
此后,吴晓恒以突出的表现被领导赏识,从一个科主任一跃走上副校长的管理职位。主持了我国第一个面向海外华侨“惠侨楼”医院的全面改革,连续两年被广州市评为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在她的带领下,第一军医大学还荣获7项国家级科技进步成果奖。第一军医大学还被后勤部树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并荣获二等功。1988年9月,吴晓恒被授予少将军衔。
通过梳理,我国恢复军衔时的五位女将军,她们没有一人是作战部队出身,都是在科研、教育或医疗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代表,更是我国科技强军之路的体现。
我的将军啊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