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影评的问题,以及和老男孩之猛龙过江 影评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从主题上来说,《老男孩猛龙过江》和之前的微电影一样,是一部打着怀旧牌,糅合了梦想、二度青春的励志电影,只是此次夹杂了黑帮、动作的元素。影片一开场,往昔今日鲜明对比、人物命运多变都通过时间片段的穿插呈现,与微电影完全是一脉相承。
只是到了最后,微电影李两个老男孩梦回青春,用“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那首著名主题曲向迈克尔致敬,对自己那一辈已经远逝的青春和梦想悼念。而大电影里,“如果倒下就要站起来,输掉过去我定要赢回我未来……”,两个老男孩对自己曾经的青葱岁月、少不更事的种种不堪,以及不再年轻的身躯里燃烧着两颗渴望青春的灵魂做出了回应:青春不老、梦想不死!
王小帅和肖大宝的落魄现状——“吃软饭的倒插门”和在桑拿献艺的“华北歌王”,为了不让人看扁,勇闯美利坚,遭遇了黑帮追杀不重要,追求音乐梦想,让身边人重拾生活信心才是青春不老的目的,相信很多观众还是会喜欢这部片子,不管是因为怀念已逝的年华和梦想,还是体会与把握未来的生活方向。
肖央和王太利肯定也想把整个片子弄得有含笑也带泪,有点可惜的是,影片后半部与实际生活还是产生了距离,不像微电影那样有较高的相似度让人不会觉得荒诞。但也正式片中有韩国思密达杀手的白虎兄弟,让影片多了荒诞的搞笑氛围,每一段打斗也都处理的很巧妙,既有节奏又有看点,荒诞就荒诞吧,毕竟电影是种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嘛。
那么为什么电影叫“猛龙过江”?其实片名就有深意,众所周知,当年李小龙的代表作,就是这个名字,李小龙凭借一身拳脚,在欧美打开自己的星途之路,而影片中他也在用拳脚在趟同一条路,华人在西方世界的崛起,其实是“猛龙过江”四个字的真实内涵。而此次老男孩们远赴纽约参加“天使之声”的比赛,同样是凭技艺到纽约打拼,冠以“猛龙过江”,并不为过,这里面是深深的向李小龙,或者打拼到国际的华人明星致敬的意味。当然,《古惑仔貌》似也有一部是猛龙过江,而《好小子》还有一部叫小龙过江,都是浓重的录像厅情怀啊。
过江这一程,几乎是串起了所有一代人的梦想,也通过剧情将一个时代的成长全部展示出来。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热血青年的摇滚乐队,也可以看到屌丝与女神的无果之恋,还可以看到中国功夫与韩国棒子文化嫁接而成的白虎兄弟,更可以看到如大闹宝莱坞的三傻一般的二逼筷子兄弟,这一切几乎将每个孩子童年的梦想全部点燃,令整个观影过程显得非常绮丽却真实,即使走出影院,也会掐一下大腿,看看是不是还在狂想曲中没有醒来。
下面我们就在神曲小苹果中,结束对老男孩猛龙过江的影评吧!“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这部影片送给所有有梦想的人,不管你是正青春年少,还是在青春的尾巴尖上,都别忘了,有梦想,青春就与你同在!以上内容由365语录台词网站编辑整理,想获得更多此类电影影评,请持续关注:www.365j.com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影评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精彩影评一:老直男献给直男癌重度患者的廉价春药
几年前我就对老男孩的火爆感到惊讶,就跟汪峰这种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他腋下汗臭味的恶心男为什么会红一样;他们的三观简直可怕。
老男孩诠释的是“就算我中年谢顶身无分文也值得让长腿大美妞来给我跪舔,因为有梦想(想红)的我足以甩那些没梦想的大款高富帅十几条街!”
所以,只要有梦想,我就是最伟大的了。全世界都应该帮你来实现。且不论那到底是音乐梦想还是只想功成名就的欲望。
所以这是老男孩献给直男癌重度患者们的廉价春药,他们都顶着一张爬满褶子的脸却做着美女香车的梦。哦,错了,他们是爱音乐,或者爱画画,总归是有个艺术梦想的。
他们骨子里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他们幽默风趣,他们浪漫专情,只是没有一个好老爸而已,所以他们的艺术才华不能得以发挥,他们的梦想只得深埋;看不上他们的女性都是没眼光的,都是只看钱而不懂得欣赏他们的内在美的。哪怕他们一个月都没有刮胡子没洗澡,哪怕他们一坐下肚子上就生出千条褶,他们也坚信,懂的人自然能看到他们的内在美,那种阳刚的,雄性的,不修边幅的男性美就是应该这样体现的。
“什么?你说我脸上褶子太多?需要用护肤品了?那简直太tm娘炮了!我是一个man!”
鉴于这个世界“娘炮”越来越多,老男孩就是这样轻易地获取了优越感。所以他们能够心安理得地谢顶、生出啤酒肚,守着几十年如一日的艺术才华,做着几十年如一日的梦。
等等,那是梦吗?或者是他们口中的音乐梦想吗?当他们在大银幕里红配绿地跳起80年代不伦不类的机械舞,唱起不知所云的“小苹果”旋律时,我只听到了浓浓的“我想红”三个字。
老男孩习惯了物化女性。老男孩看上美女只是因为真爱,并不是因为样貌,他们是有内涵的,不然怎么会数十年如一日地爱同一个女孩呢?虽然这数十年来也没别的女的看得上他。而当美女搭上高富帅,那原因不辩而明,不就是因为钱么。高富帅怎么会有真爱呢?因为他钱太多了又没有梦想。而且这些为了钱出卖灵魂的女生最后过的都不幸福
这就是老男孩的逻辑。他们确实老,但是并不男孩,充其量是两个老直男。
其实若他们老老实实遵循“卖丑扮傻最后抱得美人归”的商业逻辑拍下来也无妨,就当爆米花电影笑一笑也行。老男孩通片玩枪弄棒却压根没见到一个警察这种小小漏洞我也忍了。真正恶心到我的是结尾,俩老男孩在击败高富帅后忽然大彻大悟,无欲无求,撇下美女回老家天台上弹吉他了,完了还念了一堆带着明媚忧伤的台词,就类似于汪峰歌词内种:青春、梦想、缅怀、希望、燃烧这几个词排列组合,然后引得座中一干老直男又开始悼念自己逝去的青春了。他们满眼泪光地说:电影难免有些缺陷,可这是我们的青春啊!我就心想哦天哪春药开始作用了。
另外,谁tm允许你说这是“我们”的青春了?怎么就我们了?
看完这部我甚至想去看看小时代去洗洗眼睛了。至少人家是简单纯粹的商业电影,明摆着的美女俊男来圈钱。总好过俩老男人靠着卖丑捞金还打着青春梦想的旗号。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精彩影评二:娱乐尚可,心思不对,用力过猛
可能是宅在家里太久的原因,我有些和社会脱节,通常对新鲜事物,比正常人要迟钝很久。听到洗脑神曲《小苹果》就是前两天的事,到了今天,才迟钝的把这和筷子兄弟捣鼓许久的电影版《老男孩》联系起来。
得承认,两三年前的微电影真实的感动着我,为了主题曲咱甚至也留下了两三滴虚情假意的眼泪。(稀里哗啦我会说吗)因此可能带着矫情的过分期待,观影后对感觉和心理预期稍微有点落差。整体而言,电影版《老男孩》娱乐性尚可,几首原创音乐水平较佳,一些可笑的段子,比如现代京剧内裤变脸,铁汉二人组白虎兄弟的神设定等都是值得肯定的。但除此之外,电影也有一些不太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这里主要谈谈关于结构和创作观念上的一些看法吧。
如果说微电影版本所体现的态度和价值观是让人感伤而又温暖人心的,这一优点并没能保持到电影版《老男孩》从创作观念中。创作者的态度影响着作品,毫无疑问,筷子兄弟的才气值得肯定,但是问题在于,瞬间的成功让人迷失,似乎他们没有考虑微电影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合院线电影体量,也没有考虑个人诉求和观众心理是否产生错位的时候究竟是自说自话还是彻底妥协。
例如《猛龙过江》里面有三四段非常突兀的情色镜头,作者可能觉得能吸引眼球,但是在暑期档电影院里却显得很low。而被挂在嘴上反复诉说的梦想和现实,比比叨叨没完没了,也让观众感觉是在接受高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而对王太利人物塑造本身就不太正面,更对北漂生活恶意黑化,比如大胖媳妇的表现,不能让人感同身受,甚至还会有轻微反感。整个电影全是40来岁人的固步自封,可以说,作者太过迷恋个人趣味,自作聪明的喋喋不休,乃至铺天盖地的烂俗煽情,都让影片离观众越走越远。
况且现在不是八十年代,诗人和流浪歌手不会让人肃然起敬,反而会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反面笑料。自己选择生活自己承担后果,两个主角并非是努力没有成功,简直就是不努力的典型,他们并不真的热爱音乐,只想一夜成功,想的是钱。《洛奇》感人不是为了拳王冠军,而是他坚持没有倒下,《追梦赤子心》里鲁迪不是最杰出的.运动员,但是他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而到了老男孩这里,和挂在嘴上的理想完全没关,观众对于主角的行为和方法是很难认同的。且而这又不是一个单纯的热血电影,爱情元素的加入在故事中和“理想”成为了互相阻碍,女演员抢戏严重,大宝和女神的这条标签样板式线索如此的乏味,把心灵鸡汤变成了肉体刺激,实际上电影的主题和立意都被拉低了。正是渴望影片大卖一炮而红成的赤裸裸的创作野心,把好好的接地气变成了一场很不诚恳的杂糅闹剧。
在讲故事方面,不谈细节,只点出主要存在的是节奏问题。第一幕剧情建置是比较潦草的。时间跳跃过大是个明显败笔,第一场(包括最后一场)的学校场景纯属是画蛇添足,和电影主题故事根本是无关的。尤其是两个年纪过大演员的装嫩形象,正面效果极为有限。
在人物亮相上,两个主角没有拧成一股绳,本应从状态简单介入的人物,被作者生怕观众不解其苦的来了个大揭底,简直成了拆迁户和洗脚城的苦逼男子访谈录。而前文说过的情感线设置草率单调的问题,在第一幕也很明显,为了交代曾经的情史,从学校的十几年前,走穴上门的现在时之后,又突然回到五年前去讲乐队如何因为妞而分手,这种来回跳接的时空并不能让人物更丰满,反而是带着观众脱离情境。
至于美国演出的主体部分,其实真假杀手的身份错位是很能出喜剧效果的设定,弄假成真和假戏真做也是屡试不爽的创作套路,但是可惜,故事对这一身份和情境上的有趣设定却没能很好的深入。而是在追求离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造成了很多剧情bug,比如黑手党前脚来了个教父式的大屠杀,后面却不得不依赖2个活宝杀人本身没有说服力。而评委就是女神,也是刺杀目标,同时还是黑手党小头目老婆这一三重巧合也太过虚幻。最重要的是,筷子兄弟还有很多歌舞秀要展现,在故事进展上只能是跳跃和割裂的处理。
因此,电影最后把无法自圆其说的问题都给丢给了“幻想”的大筐,只能也算一种不太负责任的救场吧。就好像一个人看似诚恳的给你讲个精彩的故事,但是语无伦次,实在编不下去了只好坦白说其实我是吹牛逼的,这得让人多沮丧啊。
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肖央广告出身,对长片创作还不够火候的。其实沿用现有的大致剧情框架,有几个方向上都能把影片挽救,最贴近目前效果的是把女演员的所有剧情都砍了,片头接《老男孩》参赛五年后,理发店被强拆,大宝婚庆认识了个美国客户,顺手被美国人挖走参赛。然后惹出麻烦,风格直接《两杆大烟枪》这片能看;要么就做成微电影版本的细腻扩大,加点配角的参与,类似《阳光小美女》之类的鸡汤片;要么把情感线索全部删掉,而把紧张的动作场面和剧情紧密衔接,变成《特工插班生》或者《少年龙虎队》一样的幽默动作片;要么直接就好好讲一下参加节目过程中的人物蜕变,做成《子弹飞过百老汇》一样的幽默故事;实在不行就把冲突强化,变成一个山寨版本的纯粹特工片.....有舍才能有得,全想用力,结果用力过猛,成了一个四不像。
说了不少问题,稍微显得苛刻,其实电影的优点还是蛮多的,比如那些武打镜头和场景很带感,对黑帮片的模仿也让人很来电,风格各异的几首歌也各具特点,确实能够把人逗笑。总之从娱乐角度来说,电影版《老男孩》还是很好看的。我个人觉得三星半的评价,基本贴谱,在野模小白脸和蜡像式大叔中国表演素养环境下,像筷子兄弟这种自己能演,能拍,能唱歌的创作人才,还是要鼓励和肯定的,期待他们摘掉充血的光环,冷静头脑,憋出更好的新作品吧。
;文/云飞扬2046
“帝都有个崔永元,实话实说辨忠奸。中国电影有传奇,筷子兄弟在眼前。肖大宝活龙活现,王小帅是条好汉。微电影再度青春,小苹果天下不凡。是英雄自然猛龙过江,做兄弟当然义结金兰,闯纽约白虎兄弟扫荡黑帮,怒天使筷子兄弟唱响人间,这一曲风骚之声梦想永流传。”这是我在崔永元宣布包场支持筷子兄弟大电影《老男孩猛龙过江》之后的打油诗,也是对这部热血奔放电影的好感所系。
在这个网络的时代如何建立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电影应该是值得中国电影人深思的问题。现在的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低俗恶搞的作品,大多数的网络导演不断的对于经典电影段落进行搞笑式的解构和模仿,仿佛只有对于经典的不懈嘲讽、只有对于严肃艺术的努力解构才成为追求的目标,他们不断的将真正的电影艺术进行放逐。筷子兄弟作为“网生代”领军人物他们不仅仅是通过一个个恶搞的东西来赢得票房,而是通过一个具有搞笑意味的电影形态来表达自己的人文情怀,这份情怀当然主要是关于梦想,而现代社会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对于梦想的追寻也正迎合了观众的心理。
本片在相当多的主流商业中算是完成的比较合格的一个类型化的作品,影片是遵循传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脉络,通过众多的巧合贯穿整个故事,戏谑的语言和两位主角无节操的表演都为影片加了不少分,当然这也是一部有些新导演缺憾的电影,就是各种类型杂糅还有一定问题,导演观念的表达有些迷乱。本片也是寻找自我和他者的游戏,电影以筷子兄弟和白虎兄弟的平行并相交的话语体系很明确的告诉观众,家常的梦想和传奇的延续,既可以是彼此的对立,也有可能是相互的渴望。
电影中最让人记忆犹新的便是设置了两位名为“白虎兄弟”的韩国杀手,导演通过设置者两位同筷子兄弟长相一模一样的人物形象来创造故事情节,通过对于两组人物的不同而且细致的刻画来突出两方的极端不同的性格,正是这种差距构成了电影搞笑叙事的一部分。白虎兄弟的功夫世界,戏仿了诸多香港老电影和美国黑帮片,特别是对《鹰爪铁布衫》、《龙虎门》等1970年代香港动作片的致敬,很有怪趣味。
>>>>>相关阅读: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影评和老男孩之猛龙过江 影评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