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南北朝真实的历史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南北朝真实的历史故事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北魏武帝初崇佛教,后因受道士寇谦之等的影响,转奉道教,并亲受符箓,于440年改年号为太平真君。认为佛教系“西戎虚诞”,“为世费害”。
太平真君五年,诏禁王公以下至庶人私养沙门,九月杀政变未遂的僧领玄高、慧崇等。七年,太武帝西征到达长安,见佛寺内藏有兵器,又查出酿酒、财宝,发现僧侣与室女私通,即立禁佛。
司徒崔浩上疏请诛天下沙门,毁诸寺院经像。三月,帝下诏诛长安沙门,并命留守平城的太子晃下令废除全国佛教。太子尊崇佛教,缓发诏书,使远近皆有所豫闻。
因此四方沙门多亡匿逃脱,金银佛像及经书被秘密收藏,仅有一部分僧人被戮,而魏境内寺宇建筑却多被毁。太武帝死后,文成帝继位,诏复佛法。佛教又得以恢复。
2、唐寓之暴动
齐武帝永明三年(485)冬,唐寓之在新城(今浙江新登东)一带结党四百余人。次年正月,利用会稽太守王敬则去京城建康“朝正”(正月朝拜皇帝)的机会,举兵暴动,首先攻下富阳。
三吴地区(即今江苏南部、浙江东部)的被却籍者纷纷参加,众至三万。却籍的民户,大都是北来侨民,他们的户籍本为白籍,因此暴乱者被称为“白贼”。
唐寓之又攻下桐庐,进占钱唐(今浙江杭州西南)、盐官(今浙江海宁南)、诸暨、余杭等县,并在钱唐称帝,置太子,改国号为吴,建元兴平。
以钱唐新城为皇宫,县廨为太子宫,设置百官,以寒门出身的钱唐富人柯隆为尚书仆射、中书舍人,兼领太官令、尚方令。
唐寓之还派其将领高道度等进攻东阳郡(今浙江金华),杀东阳太守萧崇之和长山令刘国重并遣将孙泓进攻山阴。
3、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
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
侯景起兵后相继拥立又废黜萧正德、萧纲(简文帝)和萧栋三个傀儡皇帝,最后于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梁湘东王萧绎在肃清其他宗室势力后,派徐文盛、王僧辩讨伐侯景,战局逐渐扭转。
驻守岭南的陈霸先北上与王僧辩会师,于552年收复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叛乱终于平息。
侯景之乱后,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加剧了南弱北强的形势。士族门阀在侯景之乱中不仅充分暴露了腐朽无能,而且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
出身江南寒人的陈霸先趁势崛起,在乱后5年取代梁朝,建立陈朝。北朝的两国尤其是西魏利用侯景之乱的机会吞并大片南朝土地,国力陡增,为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北魏孝文帝改革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
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
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支付,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元恂。
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太和改革”,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5、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发生于建义元年(528年),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策划并实施的、针对北魏皇族和百官公卿进行屠杀的政治事变。因事件发生于河南河阴县(今河南荥阳市),因而得名。
528年(北魏建义元年),胡灵太后擅权秉政,鸩杀了北魏孝明帝元诩,册立元姑娘和元钊为帝。并州契胡酋长尔朱荣假托孝明帝旨意,兴兵攻打洛阳,守将望风而降。
四月十三日,尔朱荣在河阴之陶渚(今河南孟津县)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钊,纵兵围杀王公百官两千多人,北魏诸王元雍、元钦、元略、元邵等全部遇害,史称“河阴之变”。
尔朱荣借助河阴之变,将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的汉世族大家消灭殆尽,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彻底改变了北朝统治集团的素质结构,最终改变了北朝社会的历史走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阴之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魏孝文帝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侯景之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寓之暴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魏毁佛
这是因为在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南朝和北朝经常打仗,根本没有稳定的帝王掌权,掌权者更替速度很快。在加上北上胡人的一直侵略。这也使得南北朝根本没实质的发展,所以说南北朝是确实存在但是却又像被架空的时代。
从我们的初中课本我们知道,朝代的发展顺序是魏晋南北朝,在早期魏国一统天下的时候,人们最熟悉的司马家族野心十分强大,而且权力也是权倾朝野,有点类似秦始皇时期的赵高了。后来司马家族就开始密谋造反,也是因为这样。在西晋建立以后,朝野内乱不断,贵族之间,皇族之间在不断争夺权力。一些大臣也要选择站队。内部的矛盾日益强烈,这就给北上的胡人创造了机会,胡人借由“八王之乱”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也借机发兵建立了“五胡十六国”,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为“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事件给司马家族和琅琊家族造成不小的损害,但是这个时候的王朝早就已经是千疮百孔了,要说打,也根本不可能打赢。只有自己躲着点,就这样这两个家族带着自己的人进行了南渡,建立了东晋,也就这样拉开了南北对峙的序幕。
当时的东晋根本打不赢胡人,这不单单是东晋当时没有钱,皇室内部混乱,而且还是和军事制度有关,在当时有一个职位是“府兵”这种兵人战斗力强劲,但是一般都是用来保护上流阶层的人物,普通士兵的战斗力根本不行,当时部队也没有一套完整体系,部队经常吃不上饭,只可以吃野菜度日,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士兵为了不让自己饿死,而选择去山上当土匪。所以啊南北朝的发展是真的差,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南北朝在历史中存在但是却是被架空的时代。
南北朝(420年—589年),所以共存在169年。
南北朝(420-589),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之后出现的一段分裂时期。通常将定都建康(今南京市)的四个政权,即宋、齐、梁、陈,称作南朝,把统一北方后的北魏以及魏末分裂的东魏、西魏,以及继起的北齐、北周,称为北朝。
从420年刘裕建立刘宋,到589年南陈被隋所灭,南北朝共存在了170年。在这170年里,南朝的首都始终在南京。南京经历南朝宋、齐、梁、陈这四朝,加上东吴、东晋,从此得名"六朝古都"。
北魏的首都先在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后来迁至洛阳。洛阳,从东周、东汉到西晋,再从北魏到隋唐,一路续写着千年帝都的辉煌。东魏、北齐定都邺(yè)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魏、北周定都长安(今西安市)。
好了,关于南北朝真实的历史和南北朝真实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